有时候,我们会发现紫砂壶的壶口位置、壶盖子口有一些像砂纸磨过的痕迹一样,壶身很光滑。但是,在接近壶口的位置,我们会发现有圈或多或少的划痕。有些人认为,这说明壶有瑕疵或者残次品。但是,其实这并不是瑕疵或者残次品。
这是因为现代紫砂壶增加了一道工
紫砂在烧制时是收缩的,即使是用同一种泥料做的壶,盖子与壶口的收缩也会不同。收缩程度等于收缩率乘以收缩基数。虽然收缩系数相同,但收缩基数,即收缩体的长度与厚度却不同。所以,在制作生坯时,就需要根据比例制作盖子和盖口。
掌握收缩率,必须对泥料进行研究。但是,实际上只能根据经验修正。而每一种泥料的收缩率都有所不同,即使是技艺高超的壶艺人,遇到一种新的泥料,收缩比率也不同。因此,制作紫砂壶盖一定要稍微大于壶口。如果生坯时盖子大小正好,或者还小,那就没救了,烧成后口盖会更宽。
以前,壶都是在龙窑烧,龙窑可控性极低,所以每烧制一次就增加一次风险。因此,壶一般都是烧制一遍。这样,口盖严谨就绝对是水平了,因为这不仅是做工方面,更能反映壶艺人对泥料的研究范围和熟悉程度。但研究泥料的壶艺人毕竟凤毛麟角,所以老壶一般都不会口盖严谨。
当然,即使经过整口,对做壶技艺也有要求:1、盖子不能太大,不然整口时需要磨掉的部分太多,太费力,没有人愿意给你整口。2、壶盖一定要稍微大于壶口,如果生坯时盖子大小正好,或者还小,那就没救了,烧成后口盖会更宽。
现在,一般是推板窑和电窑,可控性大大增加(特别是电窑),有整口的补救措施,所以做壶时就可以不必那么费心了。整口就是物理打磨,和磨刀的原理一样。首先,把绿色的金刚砂和水后抹在正口钢圈上。然后把壶和盖子用力按住使劲磨。
【结语】
了解整口紫砂壶的真相,我们就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种独特的茶具。不要轻易将壶的瑕疵与残次品混淆,而忽略了整口的意义。只有经过整口,口盖才能严谨,壶的质量和价值才能得到保证。